許多外國學生學了注音符號
發現37個符號可組合出所有漢字的發音
都深深認為注音符號是個了不起的發明
 
中文是我們的母語
注音符號對我們來說像紅燈停綠燈行一般的自然
我開始教中文之後 才好好的將注音符號重新認識一番
背清楚了原來一共是有37個(羞~~~~~~)
分為21個聲母和16個韻母
 
因為被學生問到注音符號的由來 驚覺自己這麼容易就被問倒~~
於是拜訪了一下維基大神的注音符號篇:
 
 
注音符號(英文:Mandarin Phonetic Symbols,簡稱:MPS),舊稱注音字母,是中華民國北洋政府教育部1913年開始推廣、1918年正式推行的漢字標音符號,為小學基礎教育和漢字學習必修內容之一。「注音符號」目前仍舊為台灣漢字的主要拼讀工具之一,為小學語文教育初期必學內容;中國大陸自1958年推行漢語拼音方案以後停止推廣使用,但在漢語字典等基礎工具書中對漢字注音時繼續與拼音同時使用。
 
1912年中華民國教育部召開臨時教育會議,通過「採用注音字母案」;1913年教育部召開讀音統一會,正式制定「注音字母」,並在1918年北洋政府教育部發佈。注音字母以章太炎記音字母為基礎,從他的方案中選取15個字母:「ㄇㄈㄅㄌㄏㄕㄊㄙㄧㄩㄛㄟㄠㄥㄢ」,再改造部分漢字得出23個字母,並另造一字母「ㄦ」,共計39個。1920年增加一個字母「ㄜ」,共計達40個。1930年,注音字母改稱「注音符號」。1932年5月7日,教育部正式以新國音取代老國音,中文以北京音為標準,本來的三個注音符號「ㄪ」(v)、「ㄬ」(gn)及「ㄫ」(ng)不再使用,後標註為只作拼寫方言之用。
 
 
和我學過注音符號的所有學生
都對注音符號的神通廣大驚嘆不已
並且表示注音讓他們徹底想通了四聲的重要性、
以及中文裡有許多他們母語不存在的發音這兩回事
很多人用漢語拼音學中文學了好幾年的學生 後來才接觸到注音符號
甚至說 好多字的發音 他們用漢語拼音的時候一直是揣摩不來
到學會注音才茅塞頓開
 
注音這麼棒
為什麼我們不推?
台灣各大華語中心 用拼音教學的佔大多數
我覺得可惜又困惑
 
以我兩年半粗淺的中文教學經驗
我分析注音符號的優點如下:
 
一 符號和其他語言是完全不同的符號系統,
    學生發音受母語干擾的情況最小。
二 注音標在漢字的右邊,不論直寫或橫寫排版,注音都緊緊黏在漢字旁邊,
  學生視覺上一定會將漢字和注音一起看進去,有強迫學生多認漢字、且
    無形中增加認字能力的效果。
三 用注音來開始漢語學習,可讓學生從頭就接受全新的符號和邏輯,培養認
    符號對認漢字的能力絕對是加分效果。
四 用注音來教導筆順觀念,可幫助學生更快進入書寫漢字的狀態。
 
 
漢語拼音的優點如下:
 
一 符號和英語一樣,接受度高,學生心理壓力小,
  較不會一開始就因為覺得太難過不了注音的那一關,就打退堂鼓。
二 不需要花時間認識符號,很快就可以進入簡單對話,可讓初學者比較有
    初期的成就感。
 
 
注音符號的缺點:
 
 
一 符號奇形怪狀,對於第一次接觸中文的學生來說是一大心理障礙。
二 認符號需要較長的時間,初學者無法很快累積講句子或是表達對話的能力,
    較有初學就放棄的可能。
 
 
漢語拼的缺點:
 
一 母語干擾極大,尤其是母語非英語的中文學習者,將漢語拼音用母語的
    發音來講,很難矯正。
二 用拼音即可說出句子、表達簡單想法,學生會覺得不需要學漢字。
三 排版上拼音排在漢字下方,與漢字整個分開,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可以
    完全不用將注意力放在漢字上,易造成排斥認讀漢字,或是之後開始學
    習認字有很多困難。
四 因為排斥認字,連著寫字的進度也會拖慢。
五 因為認字學習有困難,學完基礎部份後,進階程度時會較難進步。
 
 
 
個人私心地覺得
任何一種拼音系統
都比不上注音符號的神奇和完美
 
希望不久的未來
注音符號有機會鹹魚大翻身 奪回正統發音教學寶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游皓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