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而立之年的階段以後

 

和朋友討論的話題

 

從週末去哪吃喝玩樂、周年慶去血拼什麼東西

 

轉為決定是否換工作、換對象、換車子、換房子

 

 

 

我發現能明快做出決定的朋友

 

能過得比較快樂自在而踏實

 

因為他們的人生在每一次的決定中

 

至少是不斷地向前進的

 

換掉不適合的工作  對職涯規劃更明確

 

換掉不適合的對象  才能專心尋覓下一個對象

 

換掉不適合的環境  想辦法讓自己更舒適、有動力

 

和這樣的朋友聚會聊天

 

每次都能有些新的火花

很能激勵人心

 

 

 

總是活在左右搖擺的朋友

 

每次見面聊天的話題大同小異

 

因為他們的力氣都花在做決定這件事情上

 

根本毫無餘力處理其他更重要的事

 

或是他們有些強勢的長輩

 

總是要處處介入他們的人生

 

讓他們把力氣都花在抗衡拉扯上

 

人生於是停滯不前

 

 

 

所以

 

我不知道那些強勢硬要幫晚輩決定

 

念什麼系、做什麼工作的長輩

 

是打算幫晚輩做完人生所有的決定

 

還是要讓他們未來要做更大的決定的時候

 

因為缺乏練習做不了決定

 

而耽誤更多人生?

 

 

 

我想很多為人父母的人看到這篇

 

大概就是會講「等你生了孩子就會懂了啦!」這種話

 

那我也沒有辦法

 

我真的就是沒有孩子

 

目前也不打算生

 

只好請這些父母想一想

 

為什麼他們念大學、研究所的孩子

 

二十幾年來

 

都不知道自己有沒有做過自己真的想做的事

 

 

 

從小我父母給我在「教育」、「生涯規劃」上的選擇

 

算是很開明

 

印象中大部份的事情我都是自己決定的

 

 

 

我記得小學一年級

 

我自己說我要學小提琴

 

小學二年級

 

我自己說我要參加學校的冰刀隊

 

小學三年級

 

我自己說我要去學英文

 

連補習班要哪一家我都是自己選的

 

 

 

學這些沒有人逼我

 

我是打從心底很想做這些事情

 

 

 

回想起來還挺感謝父母的

 

當時在能力範圍之內

 

都很慷慨地滿足我所有的學習慾望

 

 

 

進入國中

 

我自己決定要參加當時的「自願就學班」

 

以國中三年的成績分發高中

 

免參加聯考

 

當時這樣的實驗性質班級

 

不太成功

 

幾乎成為放牛班的代名詞

 

但是我自己決定我要參加這樣的班

 

家人也沒有意見

 

 

 

國中三年自認過得很開心

 

參加童軍團、管樂隊、籃球比賽

 

什麼活動都參一腳

 

不過功課也沒有荒廢

 

父母從來不逼我念書

 

成績壓力都是自己給自己的

 

我的成績記得是可以分發到中山女高

 

但打死我也不要混在女生堆裡面

 

於是自己降一個志願

 

選了男女合校的松山高中

 

 

 

高中的我唸書不開竅

 

只會死讀書

 

成績從國中的前三名變成高中的吊車尾

 

弄到差點要留級

 

每天在學校都超自卑、不敢交朋友

 

高三的最後一次模擬考

 

我的成績幾乎是落榜成績

 

我記得我慌得哭了好幾天無法讀書

 

要不然就是在圖書館讀了一整天之後

 

回家就放聲大哭

 

 

 

後來怎麼穩定下來的我不記得

 

大概就是想通了哭到眼瞎也沒用吧

 

聯考前最後一個月

 

就是拼命地讀

 

結果我唯一拿手的英文

 

考得出奇地好

 

加上我想念的新聞系

 

英文都有加重計分50%以上

 

所以爆冷門地考上輔大新聞傳播系

 

贏過很多三年以來成績都比我好很多的同學

 

 

 

我記得我高三有去參加世新新聞系的推薦甄試

 

還被導師在班上同學面前酸了一翻

 

因為松山高中當時算是第四志願的高中

 

而世新在大學裡面算是很後面的志願

 

但是我當時高中的成績不夠好

 

不能申請輔大或政大新聞

 

導師好像覺得我不拼聯考跑去推薦甄試世新

 

實在不求上進、有失面子

 

誰知道最後世新推甄落榜

 

我反而考上輔大

 

填志願那個週末

 

我記得我還特別到輔大校園去走了一圈

 

一走進輔大我就飄飄然了起來

 

心中暗暗祈禱能夠到輔大去唸書

 

所以說事情沒有走到最後真的都很難講

 

 

 

大學選擇新聞系

 

是我從國中就下定的志向

 

因為我想當體育記者

 

到高中大學這個志願都沒變

 

儘管這個職業並不是多數人眼中那種優秀的出路

 

不過當時父母也都沒什麼意見

 

我能考上輔大已經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

 

一些不常見面的親戚

 

倒是很雞婆地來電關心

 

說記者都會被看成是狗仔

 

水準很差

 

賺不到錢云云

 

勸我再考慮考慮

 

說實話當時我只覺得這些人真自以為

 

難道我聽了你們的意見之後

 

一輩子後悔自己沒念新聞系

 

你們可以幫我負責嗎?

 

 

 

大學四年生活中

 

大部份的決定

 

我還是自己做的

 

輔系選英文系

 

自己跑去學西班牙文

 

去何X仁兼差教英文

 

我幾乎都是先斬後奏

 

做了才通知家人

 

 

 

從這個階段開始

 

我父親好像就開始了他的威脅教育模式

 

他說我十八歲就去教什麼英文

 

要是我管不住那些小孩

 

搞不定那些家長

 

會給自己惹上一身麻煩

 

我知道他是出自於保護心態

 

但是我完全不買帳

 

硬是一路從大一教到大四

 

 

 

大學畢業後

 

我去西班牙遊學十個月

 

也是自己決定的

 

感謝父親即使沒有很讚成

 

也還是資助我不少經費

 

 

 

感謝有貴人相助

 

從西班牙回來後的第一份工作

 

就圓夢做了棒球記者

 

我是確定錄取之後才告訴家人的

 

 

 

2008年到多明尼加去教華語

 

我也是確定錄取

 

並且自己都完全決定好就是要去了

 

才跟家人說

 

 

 

我認為這跟孝順什麼的其實沒什麼關係

 

每個家庭的互動模式各有不同

 

我的情況是

 

把事情先講出來讓家人傷腦筋

 

無濟於事

 

家人雖然最後會讓我自己決定

 

但是意見不同時的雙方拉扯的過程會讓人疲憊不堪

 

可能也是由於如此

 

我漸漸養成了大事小事都

 

「先找朋友討論再自己決定」的個性

 

 

 

當然

 

我也遇過一些難以決定的決定

 

包括和初戀男朋友分手

 

在多明尼加的第二年決定是否續約

 

要不要跟喜歡的男生告白

 

該不該在接近三十歲時考研究所

 

碩二時錄取交通大學的工作

 

要不要和台北教了半學期的學生突然說再見

 

寫論文過程中遇到的種種關卡

 

有的決定的確需要掙扎再掙扎

 

也感謝很多好朋友在我需要的時候陪伴我

 

幫我一起分析、戳破我的盲點

 

但是從來不堅持替我做什麼決定

 

 

 

只要是自己做的決定

 

每一步都會走得很甘願

 

回想起來也沒有什麼好後悔的

 

沒有那種

 

「要是當初怎麼樣,現在就會怎麼樣了」的念頭

 

會後悔的只有

 

「我怎麼會花那麼多時間

 

去決定一個現在回想起來其實很容易決定的事情」

 

 

 

不過每一件事情都是需要練習才會熟練的

 

做決定也是如此

 

幫別人做決定

 

等於剝奪別人一次練習如何做決定的機會

 

更何況我們如何能替別人的人生負責?

 

即使是父母也不能替孩子的未來負責

 

有時聽到一些父母說

 

「我孩子說他想念外文系

 

可是我還是叫他去念商

 

比較有出路啦!」

 

就會燃起一把無名火

 

 

 

大家硬起來好嗎?

 

自己的決定自己做、自己承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游皓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