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小王家環境很好,從來不必打工」

這是新版實用視聽華語第三冊第三課生詞「環境」的例句

看起來很平凡的例句

其實充滿預設立場

 

我自己本來也不覺得怎麼樣

幾個學生念了以後感到不以為然

才讓我發現這句話果然不客觀

 

學生你ㄧ言我一語

「環境好不好跟需不需要打工沒有關係吧!」

「在我們的國家,不管環境好不好,學生都會去打工。」

「我們十八歲都離開家,一定要打工。」

「老師,台灣年輕人好像很少離開家?」

「台灣的大學生也拿父母的錢生活嗎?」

 

幾個學生開始自豪地分想起來他們的打工經驗

有人送過報

有人在書店當過收銀

有人在飯店當過服務生

 

有些同學也分享他們所知道的台灣朋友的經驗

「台灣的大學生也打工,我聽說在便利商店打工,
一小時只有差不多一百塊,很辛苦。」

「對!台灣的大學生打工,可是他們好像很難離開家,父母管很多。」

「有的人連結婚以後也不離開家,很奇怪!」

「我們的父母都會要我們快點離開家,所以我們要想辦法有錢。」

 

聽得出來各個國家對於離家的觀念真的差很多

我們當然不必老是覺得西方的獨立觀念就真的比較先進可取

我只是想就這句課本例句所引起的課堂互動來討論

 

我記得我第一次打工

是國中畢業那年

我們班一群人八個朋友浩浩蕩蕩到學校附近的麵包店應徵

那主管大概是太缺人還是佛心來的

竟然全部錄取

幫我們輪流排班

我們有些人只做完一個暑假

有些人留下來做了一兩年

 

十六歲的我們

學習裝麵包、收銀、端盤子

第一次覺得自己原來除了唸書

也有些事情可以獨當一面

第一次覺得一小時80塊的薪水並不好賺

 

晚上賣不完的麵包

由於不能隔夜賣

我們都可以分著免費帶走

大家興奮地把麵包帶回當全家人的早餐

甚至分送鄰居親友

我們很自豪

好像至少對家裡有些貢獻

 

高中畢業那年暑假

我到肯德基和一間西餐廳兼兩份打工

其實我家當時跟課本的例句差不多

「環境」還可以

並不需要自己打工賺錢

但我就是想要「自己的錢」

就是想要快點證明自己「可以很獨立」

 

大學一年級

我就去兒美補習班教英文

這個看起來條件比餐廳打工好得多的兼差

反而是遭到父親嚴厲反對

「你一個小孩怎麼管那麼多小孩?」

「你管不住小孩,小孩出什麼事,你能負責嗎?」

「這個合約對你根本沒保障。」

我父親很了解我的反叛個性

他越阻止我一定是越要做

不過他幾十年來好像也沒有因此調整什麼

就是硬要用權威式的方法來嚇唬我

當然我最後還是做我想做的事

而且大一做到大四

 

國高中時期的打工

讓我學習獨立、體驗賺錢不易

讓我認識各種社會階層的人

而不是天真地以為全世界的高中生

都跟我一樣只要每天唸書就好

 

大學時期的打工

讓我發現我喜歡教學

讓我發現自己的個性很適合當老師

讓我發現我當時雖然不到20歲

但小朋友的家長大部份都很肯定、信任我

讓我累積現在成為華語老師的充沛能量

金錢方面

也讓我存到一筆去西班牙自助旅行的旅費

因而決定長期學習西班牙文

甚至成為現在的發展第二事業的資源

 

從國中到大學

很幸運地

其實父母都沒有讓我擔心過錢的問題

「環境」並不需要我去打工

所以照課本例句的觀念看來

我應該是天生勞碌命(?)

 

說實在華語課本何必要給這樣的例子呢?

除了成為引起學生主動討論的強烈動機之外

我還真的想不出來有什麼別的原因

其實現在也有不少年輕人並不是因為家庭環境需要

是因為自己想去打工而打工的吧

 

應該還有更有建設性的例句也能同時引起學生討論吧?

比如「我希望___,讓環境更進步」等等

是不是會更適當一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游皓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