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面試了好多老師,不同語言不同國籍的,我都請老師們先不要寄履歷給我,我要直接看試教,一切等試教完再談。

我討厭框架、痛恨規定(骨子裡就是橘色人),一直都好討厭寫履歷,但是為了應徵工作誰敢不好好寫,現在換自己當面試主管了,當然要立馬來實現不要看假掰履歷的夢想。

一直都覺得會包裝履歷跟會教完全是兩回事,我希望沒經驗但有天份有熱情的老師也能有教學機會,我希望學歷沒那麼漂亮、資力沒那麼完整的老師不會在第一關書面資料就被刷掉,所以我請老師來試教的時候再帶履歷來,我看完試教之後才看履歷,其實也只是為了記得有哪些人來試教過而已。

這樣的做法,我的確發現了幾塊寶,幾位經歷幾乎沒有但是教學超有天份的老師,試教的細膩度、順序、流暢性完全不輸老手,我看到這幾位老師之後,就覺得我真的是做對了,因為後來看他們的履歷,我知道如果我先看履歷的話,根本不會叫他們來面試的。

但也因為這樣做下去之後,我了解了為什麼各個單位都要求履歷、要求書面資料。因為總是會有那種隨便約了面試又放鳥的人,因為總是會有那種想都沒想清楚就來面試,但是根本完全沒準備試教的人,因為總是會有搞不清楚狀況就來試教的人,還自以為很懂狀況,浪費大家時間聽試教,還怪我們沒把試教情況講清楚,害他們白跑一趟。

又因為接觸了這些各個國籍的老師,我發現我們的外語教育存在很嚴重的問題,只要一張外國人的臉,隨便都能當老師,經驗普通試教普通還能到處亂喊價,專業的本國籍老師卻關卡重重,就因為差一張外國臉。

很多人不知道很多外師心思根本不在教學,根本沒有心要把教學做好,他們毫不關心自己專不專業,只關心自己到底能賺多少。而很多傻傻的台灣學生,還是有這種老外迷思,以為外國就是好,就是發音標準,他們不知道自己可能學十幾年都還是會講個台灣腔,跟誰學都一樣。

我並不是說外師都不好,只是我目前碰到的會亂開價的,都是外師, 因為我們市場上一直都對外師非常禮遇,當他隨便到哪裡鐘點費都可以高過大學講師的時候,他們根本已經忘了自己其實一點都不懂教學,卻領著比很多專業講師都還要高很多的鐘點費。

為什麼語言教學的門檻可以這麼低?什麼背景的人都可以說自己想教母語?外國人來台灣教母語,社會會用正面眼光看待他們,而我們台灣人自己教華語,得到的反應都是「蛤?華語教學也算職業嗎?也需要念研究所?」

我不誇張,我因為教兩個語言,和別人自我介紹的時候就能明顯感受到差別,我先說自己是華語老師,對方通常沒反應,有的是不懂什麼叫華語老師,有的是無法想像什麼叫教外國人華語,有的是覺得這根本不算工作吧。但是我接著說自己也是西班牙文老師,很多人就會馬上變臉變眼神了,「哇!你西班牙文這麼強喔!怎麼這麼厲害!」

其實我沒學過「西語教學」這個專業,我真正的專業是華語教學,我教西語用的都是在華語教學學到的概念,但是幫我提升自己的外在價值的,好像是西語老師這個頭銜,很弔詭。

一度有點無力,就開始想幹嘛把自己搞得這麼累,繼續維持現在的規模在家開班也可以啊,自己教自己的,不用管理老師,只要管學生管把課教好,超單純。

想開自己的語言中心,是為了實現夢想,而這個夢想是為什麼而來呢?仔細想想,其實是對於外面的教學環境有太多無奈,想要有個不受限制、不受框架約束、得到合理待遇、受到應有尊重的環境,等大學或其他補習班變成自己想要的樣子,不如就自己來開一間吧,因為人基本上都是不會改的,學校環境會說改就改,也就不叫學校了。光是兼任講師沒有固定備課空間,吃個飯都要去跟學生擠餐廳這個狀況,我就非常想要改變。兼任講師領微薄的鐘點費,寒暑假還要到處流浪找課教,為何不能有個固定的備課區域呢?為何就要帶著幾十本學生作業在大學間移動跑課呢?

回到一開始提的不收履歷先試教,也是自己實在經歷過好多學校的教職申請了,有的要履歷、要教案、要錄音CD、要手寫自傳、要教學示範影片,什麼要求都有,我應徵的書面資料,也從簡單的幾張紙、逐漸變成一小疊資料夾、逐漸變成一本裝訂的小書,過程繁瑣無比。每次在為這些紙張、文件操煩的過程中,我深刻體驗到這些書面資料與我的教學實力進步與否毫無關聯,那麼我們又是為什麼花費大把能量在這些其實大部份主管都不會認真看的文件上面?把這些能量用來設計課程,或是寫出一些吸引人的課程規劃提案,會不會更有效益?但是別傻了,大學要開什麼課,中心早就都決定得差不多了,要提案也沒有新進老師的份,還是乖乖做那些對教學毫無實質幫助的履歷比較實在。

雖然我花費了好多時間看了很多搞不清楚狀的試教,但是從中挖到幾塊寶,其實就足以說服自已這樣的方式值得繼續進行下去。打造自己理想中的教學環境,本來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現在,還只是開始而已,但我感覺得到,我走在對的路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游皓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