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d Talk「教導教師們學習教學魔法 Teach teachers how to create magic」
    講者:Christopher Emdin》

 

 

 

 

 

我很好奇

華語老師們在備課時

腦中最主要都聚焦在哪個點上?

 

要教的語法/詞彙?

要設計的提問?

這學期的進度壓力?

要先準備好的字卡教具?

要進行的活動?

 

上面這些問題

都是我備課時的重點

但是最花我力氣/能量的

是如何將上面這些面向

轉化為學生會有興趣、對學生有吸引力的樣貌

運用一些能讓學習過程變有趣的技巧

把該教的東西教出來

 

語言課本裡的例句、課文

精美工整、合乎語法規範

但常常與現實脫節

尤其與學生生活毫無關聯

連做老師的我都感到沈悶無比

 

包裝課本內容同時能讓學生學到該學的東西

往往最費神

 

我很好奇

有多少老師會認為

『把課程內容變有趣』這件事很重要? 

 

這一段短短七分鐘的Ted Talk

「教導教師們學習教學魔法 Teach teachers how to create magic」

深得我心

 

『魔力是可以被教會的

  Magic can be taught

  魔力是可以被教會的

  Magic can be taught

  魔力是可以被教會的

  Magic can be taught

 

講者Christopher Emdin指的魔力是「教學魔力』

 

『怎麼教魔力?

  就是讓那些人走進那些魔法發生的空間裡

  去現場親身感受魔力。』

 

一語點醒夢中人

與其將教學魔力文字化放入刻板的教育學理論中

不如直接走進魔力的現場

觀察有群眾魅力的人是透過哪些具體行為做到『魔力』的展現

 

影片講者Christopher Emdin提到

進入教堂看有魔力的牧師如何講道

觀察有魔力的歌手如何運用細微的肢體動作

不費力氣就吸引全場目光

 

多看多觀察

就能將這些行為內化為自己的魔力

 

 

在我任教的兩所大學

下課休息時間

在走廊上隨便走動一下

常常可以看到隔壁幾間還在上課的教室

 

有很多教室都很大班

台上的老師們拿著麥克風

有些老師用盡全身能量、講得渾然忘我

有些老師臉上就是寫著「學生聽不聽我不在乎」

有些老師眼神緊盯投影片或電子講桌

 

台下三、四十個學生

總有人是在認真聽課

但也總有幾位在玩手機

總有幾位趴著睡覺 

 

我幾乎沒看過哪間教室

老師是在和學生互動的

 

我幾乎沒看過哪間教室

老師是讓學生互相有交流

或是讓學生透過活動來學習些什麼的

 

回想自己的學生生涯

這種讓學生被動聽講兩小時

無聊到非分心不可的課

的確也每天都在發生

 

我一直都不懂

台上的老師、教授們

為何能夠忽視自己辛苦講的課被這樣對待?

為何不調整教學方法?

為何不想辦法吸引學生注意?

他們是不知道怎麼改變?還是早已麻木不在意?

 

這部Ted影片中的兩小段話

將這樣的現象精確點破

 

「內容和理論

  若沒有有效的呈現方法

  這種教學就失靈了」

 

「現在有一位有抱負的老師

  正在成為教育學碩士的路上

  他看著教授不停的講『如何投入』

  以一種事不關己的態度」

 

有多少在教育相關系所的教授們

教的是「教學實習」、「教學概論」、「教學法」

自己卻毫不在意自己在那個當下的教學技巧

 

而那些知道教學技巧的人

如何吸引觀眾的人

甚至連什麼是教師資格證都不知道

他們可能都沒有學位

沒有任何東西可以讓他的行為被稱為是教育

這一點對我來說是可悲的  (本段節錄自影片講者Christopher Emdin)

 

的確

我們對於教師養成的教育從根本上就很有問題

 

拿華語教師的領域來說

隨便翻幾題華語教學能力認證考試的考古題就知道我在說什麼

 

(以下題目節錄自2014年華語教學能力認證考試「漢語語言學考古題』單選題11-16題)

11.我們習慣會因為前後發音的互相影響,導致「看一看」的「一」發生了什麼語音 的變化?

 (A)同化 (B)化 (C)弱化 (D)消失 

12.哪一個複合詞是動賓結構? (A)報導 (B)報名 (C)報 (D)報告

13.哪一個三音節詞的結構關係與其他同? (A)乾燥劑 (B)安全帽 (C)販賣機 (D)映象管 

14.哪一個聲母發音時氣會由舌頭的出? (A)ㄒ (B)ㄌ (C)ㄍ (D)ㄇ 

15.國語音系中,韻母 [i] 能和下哪ㄧ個聲母結合? (A)[k] (B)[ts] (C)[t] (D)[ʨ]

16.「地震」屬於哪一種結構的複合詞? (A)偏正 (B)主謂 (C)述賓 (D)並

 

這樣的題目

到底想考出怎麼樣的老師?

通過這樣的認證考試

到底代表什麼樣的教學能力?

 

影片中也說

 

「為何老師的培養只是教你理論和理論?

  為何只是要你背誦教師標準等這類對於

  學習基礎的技巧、吸引觀眾、學生的魔法

  一點用處都沒有的東西?」

 

我自己的經驗來說

在華研所我的確學到了身為華語老師應有的專業背景知識

但是實務上的教學技巧

在教學現場第一線的管理、教學活動設計、

甚至與學生的互動、掌握氣氛的能力等等

其實都是之前在兒美補習班工作的那幾年

透過觀課、師訓、請教前輩同事

以及大量教課不斷累積而來的

 

教學理論的課從不教你

「學生上課不專心、滑手機怎麼辦?」

「學生不交作業、質疑你出的作業沒有意義怎麼辦?」

「學生來台灣忙於打工維持生活,中文課只是辦學生簽證的手段,

  你要怎麼引起他的學習動機?」

「學生對自己要求慎高,哭著跑來跟老師說怎麼學中文都學不好,怎麼辦?」

 

這些議題從來都不會出現在「教你如何成為老師」的課堂中

但這些都是在你成為老師後

最容易讓新老師感到挫折、心力交瘁的事件

 

我自己的華語課

班上若有人滑手機、打混

表示我那幾分鐘可能節奏太慢

讓學生有時間分心

這時我可能會讓學生到台前排排字卡

可能會讓學生到教室中間被大家採訪

(配合該課主題的內容)

可能會讓學生出去教室外面等一下

進教室後完成同學們共同設計好的某項任務

(例如用中文找出他的某個物品被藏在哪裡等等)

根本不讓學生有時間無聊

 

當然

這種掌控課堂氣氛、讓課堂變有趣的能力

永遠都還需要有進步的空間

我也還一直在調整、嘗試更創新、更能引起學生動機的教學法

 

特別是在那些「畢業前必須修滿十個中文學分」的華語課中

我認為「把課堂變有趣」這件事

遠比「操練什麼語法點」、「學會寫多少個漢字」重要而迫切

 

先讓學生有興趣

至少學生來上課前的狀態、心態就是正面的、期待的

老師不管教什麼

學生本身就很有興趣想學

學生知道來上課的這兩個小時不會無聊到讓他五分鐘就想更新一次FB狀態

老師不就省了大半力氣去考生詞?催繳功課?

 

 

『魔力是可以被教會的

  Magic can be taught

  魔力是可以被教會的

  Magic can be taught

  魔力是可以被教會的

  Magic can be taught

 

老師們自己也要相信

『魔力是可以被學會的』

『魔力是可以被學會的』

『魔力是可以被學會的』

 

語言學習是長時間累積的

我寧願相信

讓學生對語言學習這件事保持興趣、新鮮

遠比那個學期學會多少內容重要多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游皓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