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多年以前在多明尼加認識的好朋友

年紀接近知天命之年了

在換工作空檔之餘

來台灣三個月

算是遊學吧

上中文課、體驗生活

 

前幾天他結束三個月的課程回國了

問他對於自己這三個月有什麼感想

他說他到處旅行、認識台灣

但中文進步的程度不如預期

因為課堂上完全是按照課本內容進行

仔仔細細地看完每一個例句、每一題語法練習

學到視聽華語第二冊了

但他很難與人互動

講不出幾個完整的句子

因為上課時壓根就沒做這件事

所有步驟都按照課本來

拿掉課本

他就不會講話了

 

當然

這不是老師的責任

學生的學習方式一定需要調整

但是若上課時所有的時間都讓學生依賴課本

都沒有做些不使用課本的自然對話

那要怎麼期待學生走出教室之後

就自然會沒有課本就和人交談?

 

如果我們教的華語課

是那種每天上課的密集班(非學分班)

學生完全是為了學中文來台灣的

就像我們台灣人去國外遊學幾個月學外文一樣

那我們真的還要規規矩矩地按照課本來

老老實實地操練每一個語法點嗎?

 

老實講

現在就算有人給我獎學金讓我去國外

叫我去上那種只按表操課的外文課

我大概也不想去

 

特別當班上同學年紀分布又比較廣的時候

年紀稍長的學生

對於學習這件事情的想法和剛大學畢業的年輕學生又不太一樣了

 

我23歲大學畢業時到西班牙去遊學一年

回想起來真是是人生中最痛快的一年了

沒有什麼學位壓力

純粹就是好好享受學西班牙文這件事

那種只為了滿足學習慾望而學、又毫無工作壓力的日子

每天100%的能量都能完整保留給「體驗生活」這件事

簡直是天堂中的天堂

 

然而我回憶起來那段生活

還記得的人

是學校附近咖啡館每天跟我聊天的老板

是每天都會打招呼、打屁的學校警衛

是常常替我解決西班牙文作業疑難雜症的西班牙籍室友

是我自己主動到當地大學中文系去找語言交換認識的西班牙籍朋友

是幾個在語言學校認識的好朋友

 

我幾乎完全不記得上課時討論過什麼、做過什麼活動

想了半天只想起來有一天大家都要向同學介紹一個自己國家的菜

我介紹了番茄炒蛋

還把漢字寫在白板上

讓全班歐美非洲同學一陣驚呼

 

至於那些課本講義筆記

有一小部份還留著

但是回過後到現在十多年了

也完全沒有興趣再打開它

 

那麼

我們花了大把的銀子去語言學校上課

到底為自己留下了什麼?

一點可有可無的語法知識嗎?

多到滿出來的生詞表嗎?

 

當然

語言中心的課

系統性地為我們打下語言知識的基礎

有其必要

但是每天早上3-4小時最精華的時間都耗在課堂上

就只有這樣嗎?

 

那其實也不必飛到那麼遠的國家去學語言啊

學生留在自己的國家請一個母語老師每天上課

一樣能達到相同效果

 

所以我這幾年來比較喜歡出一些任務給學生

介紹一間自己在台灣常去的店

講講自己在台灣發生過的奇怪的事情

講講自己在台灣遇過什麼麻煩

談談文化衝擊

談談台灣的方便、不方便

談談台灣的學生生活、公司文化

上課時間讓學生走出教室去問台灣的大學學生一些問題

 

這幾年來越來越覺得

學生大老遠飛到台灣來學中文

似乎不必把大部份心力都花在「語言知識的獲取」

因為這個在他們自己的國家上課也做得到

甚至買書自修也做得到

 

我現在更在乎的是

學生上完了這一年的中文課之後

在他們的人生中到底留下什麼?

五年、十年後他還記得什麼?

有可能他後來的人生中根本用不到中文了

那他來台灣這一年的價值

就真的是剩下體驗人生、自我成長了

 

那麼

我們的華語課帶給這樣的學生什麼樣的體驗和成長了呢?

arrow
arrow

    游皓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