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學生問我們:「為什麼花了好多時間念書、背單字,明明上課都會講,但在外面看到外國人還是會講不出話來?」

IMG_5263.JPG

(照片是我上學期帶交大學生去六家高中跟高中生用中文做簡報、聊天)


任何事情都需要「練習」

為什麼棒球隊在國際性比賽之前,都要先舉行熱身賽?因為「比賽」這件事,也是需要練習的,就跟您在學習的任何技能一樣。

為什麼要跟心儀的對象告白之前,在家已經演練幾十次了,當那個讓您心兒蹦蹦跳的人站在您面前時,您精心準備的台詞竟然全部忘光?因為「告白」這件事情,同樣是需要練習的,就跟您在學習的任何技能一樣。

跟心儀的對象告白之前在家演練,就等同於上課時跟老師口語練習;而當您真的要跟您的對象告白時卻整個放空,就好像上了很久的課的您,看到外國人卻講不出話來一樣。

「跟外國人說外語」這件事情,同樣是需要練習的,就跟您在學習的任何技能一樣,上課很會講,跟走到外面很會講,本來就是兩件事,都需要個別練習。



為什麼上課練習還不夠?

語言課的教材再怎麼貼近真實,都是隔一層,所有例句會符合語法規範,最口語最生活化的說法永遠不會在課本上出現,台灣人每天掛在嘴巴上的「是喔!」「最好是啦!」「你怎麼那麼厲害!」「天啊!」「拜託你幫幫忙!」,市面上去翻遍十本華語課本應該也很難找到,相同的口語化詞句在各個語言教材情形也類似。

有一次我華語課的主題是教學生「打電話訂飯店」,最後一小時我讓學生在教室中實際撥電話給飯店,假裝要訂房,在這之前已經自以為做好萬全準備,把所有電話中可能遇上的情形演練過好幾遍。電話撥出,一位瑞典學生問:「請問你們飯店有游泳池嗎?」,大家心中期待的回答,還不就是「有」、「沒有」這兩個,結果對方竟回答「是室內溫水的喔!」學生傻了一下,當然是沒聽懂,還好他反應夠快,當做沒事繼續問下一個問題,成功完成那通電話任務。在教室中就是很難百分之百複製真實生活中的會話情境,再怎麼做角色扮演模擬,場景不一樣,講出來的話就是不一樣。

如果上課吸收新的生詞文法是「輸入」,會話練習的時間就是「輸出」。腦子一直只有輸入沒有輸出,有一天必定會塞爆,就跟您的電腦硬碟一樣。所以強烈建議,讓您的腦子定期輸出,更新到最新鮮的狀態。



為什麼上課都聽得懂,出了教室就聽不懂?
 

一般語言課,上課時為了團體課程順利進行、並且按照難易程度按部就班、一層一層往上加,老師的提問是設計過的、語速是比正常速度稍慢的、對話中盡量不出現沒有教過的生詞和語法,好讓學生有系統地累積語言能力。

但是真實對話情境中,對方當然是不會管你學過什麼字、什麼時態的動詞、也不見得知道如何調整語速的,而這樣的真人自然對話,很難光靠著上課一次到位,需要一次又一次的練習累積。

再者,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口音和說話方式,老師的口音就是那一種,如何讓自己習慣於聽不同的口音和說話方式,轉換無障礙,當然也是需要練習的。

那這要怎麼練呢?當然就是找你正在學的那個語言的母語者來練囉!如果你在學的是西班牙文或法文又剛好在新竹,雲飛這邊有提供會話小老師練習服務,如果是其他語言,也可以到各個大學的華語中心去貼廣告,找各國外籍生語言交換。



我單字都還背不夠,找外國人練習也是講不出來吧?

我自己學過好幾種外語,也教語言教了很久,看過數千位學生走過的冤枉路(慢車道)、也看過不少學生找到高速公路,相對快速達標的過程,親身經驗告訴我,一直關在家裡念書背單字,是學不好外語的,單字不是背會的,是用會的,外語不是念會的,是練會的。

台灣學生常常花很多時間擔心自己單字不夠、文法亂七八糟,總是說:「我現在的單字量根本沒辦法對話,等我單字背夠了再來找外國人練習」。說白了就是不敢冒險,什麼都要走安全路線,怕講錯了丟臉,怕對方講了自已聽不懂的字,不會接話很尷尬。

相信我,您就算再花五年的時間苦讀背單字,也不會有「哇!我單字量終於足夠可以跟外國人流暢聊天了!」的那一天,語言永遠學不完,單字永遠背不完,準備好的那一天永遠不會到來。外語不是念會的,是練會的。花十個小時關門苦讀,進步的程度真的還不如直接跟外國人對話一個小時。

因為你花好多力氣背了一大堆單字,練習到的就是「背單字的能力」,而在你跟外國人對話,對方把那個單字講出來的瞬間,你還是會傻住一下的,因為你在自己苦讀的過程,只練習到「苦讀」這件事,而完全沒有練習到「讓一個外國人站在你面前對話」這件事,前後兩者本來就是完完全全不一樣的兩種技能,為什麼還要執著於「單字背夠了,跟外國人講話就會順利了」這個錯誤觀念呢?。

舉例來說,西班牙文有一個字叫做pegajoso,意思是黏黏的,我在課本、網路文章中都看過這個字,但平常沒用,根本不會記得。一直到有一次跟一個多明尼加朋友聊天,他說:「我要先回家洗澡,晚點再碰面,因為我流了一身汗,pegajoso,實在受不了!」我本來根本不記得這個字,但是那個當下、情境,我就瞬間聽懂了。

他講話的表情和畫面實在太鮮明了,因此這個字我到現在過了七年,還忘不了,而其實我平常根本沒用這個字。

大家都知道,語言是溝通的工具,大部份的人去學語言,也都是為了有一天能用這個語言跟外國人溝通,那麼請你盡可能把最多的時間拿來練習「溝通」這件事,並且把埋首苦讀的時間減到最少吧!除非你的學習目的本來就是讀懂該國某個文學作品、聽懂某種音樂,如果是這樣,就不要花時間跟外國人閒聊了,把時間都拿來練習你的目標就對了。

 


上課之餘還要花時間練習又不見得有系統   值得嗎?

花了那麼多時間上課,當一個與外國人談話的機會出現的時候,您一定希望自己可以在當下就做出適當反應,比如剛好有個與中南美洲客戶通電話的機會,你可能希望可以用西班牙文來個一分鐘的寒暄開場,讓對方一接電話就對您卸下心房,接下來業務推展自然順利許多。

哪次有機會去西語系國家旅行,會不會想跟當地人多聊兩句、殺個價呢?又或是參加活動、在酒吧、任何公共場合遇到講特殊外語的外國人,好想過去聊個兩句,發現自己出了教室、面對不是老師的外國臉孔,就放空講不出話來,那不是太可惜了嗎?建議外語學習者,給自己安排每一~兩週一次的母語者真人練習,即使只是半小時,您也會發現三個月之後,這樣半小時半小時的累積,會給您帶來顯著的進步!
外語學習絕對不應該只在教室當中進行,教室是「獲得外語知識、系統化練習溝通能力」的地方,而生活當中真正需要用上外語的情況,可能是路上遇到外國人、可能是工作上與客戶聯絡、可能是你身邊的外國朋友,絕對是與課室完全不同的談話氛圍,上外語課的目的,最終都是要在教室外使用,所以何不儘早開始進行走出教室外的各種練習呢?

arrow
arrow

    游皓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