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視聽華語第二冊第七課

課文劇情是一家人三口(父母+兒子)搬家

搬完家以後

大家準備出門吃飯去

 

網路上的課文影片

演兒子的是一個樣子十六、七歲的青少年

課文最後

一家人要出去吃飯了

媽媽握著兒子的手說:

「手很髒,快去把手洗洗」

 

班上幾個西方國家的大男生撲哧笑了出來

問他們的笑點是什麼

他們說:「那個兒子都幾歲了,是小baby嗎?」

 

東方國家的同學反應完全不同

他們是看到那幾位西方國家學生笑得亂七八糟

才開始因為他們的行為而笑

 

緊接而來的是一連串學生的問題

「有很多這樣的台灣父母嗎?」

「為什麼這樣跟孩子講話?

他們不知道小孩已經長大了嗎?」

 

我請東方學生發表意見

有人說了「這是爸爸媽媽關心小孩」

 

班上有些同學的另一半是台灣人

我就請他們回想另一半是否也曾經用類似的方法表達關心

或是另一半的父母是否也曾做過類似的行為

果然得到很多肯定的答案

 

我也請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家人怎麼對他們表達關心

得到很多樣的答案

這段話題就以「表達關心的方式本來就各有不同」做結

 

同一課的第二段對話

這一家人搬好新家了

兒子一邊啃著蘋果

一邊問媽媽:「我可以把同學帶回家來玩嗎?」

這群西方男孩又發表了意見

「台灣人真的常常一邊吃東西,一邊說話,

我覺得沒有禮貌,在歐洲不可能」

 

我本人其實也不喜歡嘴巴含著東西講話

但是因為這在台灣還算蠻普遍的

我並不覺得有什麼關係

 

然而為了保持中立

我還是請其他國家的學生發表意見

我問日本學生他們吃麵的習慣

他們說:「我們吃麵喝湯有聲音,一點都不奇怪!」

而這在歐美國家

就會被視為不懂餐桌禮儀、不禮貌

 

我再以「每個國家認定的餐桌禮儀不同,
在你的國家不被接受的行為,
在別的國家可能是理所當然」做結

 

回想起來

以上這兩個狀況

其實都不好處理

一不小心就會讓課堂陷入東西方文化之爭

增加雙方誤解

或是讓某些學生不舒服

 

課堂中比較多情況

大多是西方國家學生對台灣的生活習慣、習俗有所不解或質疑

加上他們相對上比較直來直往的民族性

在課堂上就會以毫不修飾的方式把他們的質疑表達出來

 

而東方學生原本就相對內斂

有什麼話也會在心中翻滾好幾遍才獎

加上東方國家和台灣的文化差異沒那麼大

所以我的經驗中

這樣的情況比較少發生在東方學生身上

 

我想前幾年比現在還要直來直往數百倍的我

應該是會忍不住跟學生辯論起來

「那是因為歐洲如何如何…」

 

但其實我們不需要在課堂上跟學生蒸個是非對錯

因為這種東西本來就沒有是非對錯

不如就讓其他文化的學生來發表意見

把發話權留給學生

老師能保持中立

學生也得到練習機會

 

表達質疑的學生聽到各個國家不同的聲音

也比較能接受

不再提出如此一分為二、非黑即白的質疑

如果老師說太多

學生反而會覺得「是老師說的,很難反駁」

可能就不好意思再發表太多

我通常是等到有學生問「那台灣的XXX情況是怎麼樣?」

我才會簡單說明一下

 

相反地

讓不同國家的學生以自己的視角發表意見

對其他學生更有說服力

藉此能訓練學生更多元的視野以及包容

不再看到與自己想法不同的現象

就滿口批評

 

華語老師這份工作的迷人之處就在這裡啊

每天能接觸十數個或是數十個國家的學生

每天從他們的口中看世界

無時無刻提醒著你

世界上真的沒有任何一件事情是理所當然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游皓雲 的頭像
    游皓雲

    皓雲老師的語言教學部落格(新竹華語、西班牙語老師)

    游皓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