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透過語言交換練習西班牙文、英文、法文,語言交換對象的國籍有過西班牙、秘魯、尼加拉瓜、多明尼加、阿根廷、美國、紐西蘭、法國,還有英文很強的台灣人,其中最成功的語言交換維持了兩年,有的半年左右,也有的見一次面之後就不想再約第二次,從這些經驗中,我整理出一些在開始語言交換之前,建議你可以先花點時間自我檢驗一下的問題,節省摸索的力氣,未來的語言交換會更順暢,成功率更高!
我曾經透過語言交換練習西班牙文、英文、法文,語言交換對象的國籍有過西班牙、秘魯、尼加拉瓜、多明尼加、阿根廷、美國、紐西蘭、法國,還有英文很強的台灣人,其中最成功的語言交換維持了兩年,有的半年左右,也有的見一次面之後就不想再約第二次,從這些經驗中,我整理出一些在開始語言交換之前,建議你可以先花點時間自我檢驗一下的問題,節省摸索的力氣,未來的語言交換會更順暢,成功率更高!
上週受到陽明大學英語演講社的邀請,為他們做一場「如何成功進行語言交換」的工作坊,這是第一次有人請我講這個主題,我以前從沒想過這個主題也能開工作坊。我發現原來很多學生對語言交換躍躍欲試,但卻不知從何下手。其實我也常收到讀者來信說,他們找了語言交換的伴,約出來見面時卻尷尬地乾瞪眼不知道怎麼聊,於是就不了了之,我這才發現,原來語言交換的技巧是需要教,也可以教的。
(陽明大學可愛的學生們)
我大學念的是新聞傳播系,念新聞傳播的動機是因為很愛棒球想當棒球記者(後來也真的當了四個月的記者),而因為想當棒球記者,我就開始了解中華職棒的外籍球員是從哪些國家來的,發現他們大多是從中南美洲來的,說的是西班牙文,所以我沒考慮太多,就想去學學看這個語言,「接觸到中南美洲的棒球」就可以說是我想學西班牙文的「動機」,如同維基百科上面的定義:動機是通過激發和鼓勵,使人們產生一種內在驅動力,使之朝著所期望的目標前進的過程。講白一點,我自己的理解,以學西班牙文的動機來說,應該是在你學西班牙文之前已經發生的生命經驗,因而促使你想學這個語言,就像是我先開始看棒球,才想到要學西班牙文的。
但是更多的學習者動機並沒有那麼明確或強大,他們比較多有的是「目標」,再來看看維基百科對於「目標」的說明:目標是個人或組織在某種理想狀態下希望達到的狀態。有時目標會有期限,因此還需要在期限完成才算是達到目標。再以學習西班牙文為例,我的動機可能是因為接觸了中南美洲的棒球,而目標可能是兩年之內可以用西班牙文採訪一個球員。
在我多年的教學觀察之下,我發現動機比目標的力量強大許多。
2018年5月更新
我們的家教班已經在2015年成立正式語言中心:教室網站_雲飛語言文化http://www.yunfei.world/,網站中有詳細課程介紹,歡迎直接到教室來參觀。
也可透過臉書粉絲頁與我們即時聯絡:https://www.facebook.com/hsinchumultilanguage/
新的一年我在救國團開的西班牙文課,請多支持,歡迎轉貼
參考連結:
http://hcctc.cyc.org.tw/CurriculumDetail.asp?ID=8748
寒假西班牙語密集班
上課對象:沒有學過西班牙文的新生,從發音教起
上課時間:星期二、四 早上10:00-12:00
上課地點:新竹救國團演藝中心
從開始學西文以來
就有很多人問我為什麼要學西文
這個問題
哪一個國家可以用同一個單字來代表「剛剛、現在、待會」
這三個時態完全不同 分別代表過去 現在 未來的時間副詞呢?
這麼不可思議的事情 多明尼加就辦的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