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語言APP.jpg

上面這張照片是我手機的APP

最近有些學生用Hello Talk APP找外國人語言交換、也有些學生用Duolingo APP練習西班牙文,學華語的外國學生,用Memrise就可以複習他們所有華語課本的內容。非常多優質網路資源,都是學生告訴我的,畢竟他們是在學的人,對這些學習資源常常比老師清楚多了。

拜科技之賜,現在練習外語已經毫無時間地點的限制了。APP一打開就可練習各種語言,甚至還可設定每次手機解鎖就跳出一個生字卡讓你強迫複習,對照十幾年前剛學西班牙文的時候,每天抱著紙本字典猛查猛抄寫,真是天壤之別。

可是,現代人學外語有因為科技的發明而學得比較好、比較輕鬆了嗎?我持保留態度。


科技發展迅速   那語言教育方式呢?

十幾年來,科技的發展超乎想像,然而很多外語教育的方式,還停留在十幾年前的老式教法,仿佛活在遠古時期。

有時經過大學語言中心的教室,仍看得到老師拿著麥克風賣力講解動詞變化,下面學生滑手機的滑手機、睡覺的睡覺,台上台下兩個世界。

現在資訊的取得如此輕而易舉,我覺得語言老師已經不需要再花大把力氣去教學生「語言知識」,也就是所謂的單字、語法,其實都可輕描淡寫帶過,聽懂老師解釋西班牙文的虛擬式是怎麼一回事,跟你在和外國人對談時能不能在正確的情境下用出虛擬式,完全就是兩回事,老師何必把能量花在講解?老師要教的是「應用語言的能力」,而要在課堂上幫學生培養出使用語言的能力,就是上課要多互動、要設計多元情境、要安排有溝通過程的課後作業。

難怪很多老師都寧願走傳統講課路線,搞那麼多花招太燒腦了吧!


上了四小時卻沒講法文的法文課

前幾年在某個機構上過一陣子的法文課,因為是在外縣市,我會給自己安排一次上兩堂課、四小時,但是兩個月之後我受不了決定停上,不是因為舟車勞頓太累,而是因為我常常在教室坐了四個小時,竟然講不到三句完整的法文,都是聽老師在講。我大老遠跑去外縣市上課,要的就是跟老師互動的機會,坐兩小時的車去聽老師講話,我不如在家看法文youtube。

我還旁敲側擊問了幾個在那邊上比較久的同學,可不可以推薦上課互動性比較高、比較有機會練習口語的老師,他們一致回答:「這邊老師互動性都很高啊!每堂課都會問一兩個問題,因為也不能問太多吧!大家應該比較想聽老師補充單字。」

我無言,已繳的鐘點費還有些沒上完,算了吧!花時間通車又學不到我要的,乾脆放棄已經丟出去的金錢,要回我寶貴的時間。


都老師在講   難道學生聽聽就會講話了嗎?

這兩年來,我自己也收了好幾位在其他地方學過西班牙文的學生,「學過很多文法單字,但是一兩句簡單的句子卻吐不出來」的情形真的很普遍,他們說:「老師上課都會解釋很多觀念,所以能看懂很多句子,但沒什麼機會講話。」我覺得很可惜,他們投入這麼多時間去上課,得到的都是語言知識,而非使用語言的能力。

一直到最近在健身房跟一位常遇到的太太閒聊,覺得終於看到語言教育的曙光。


互動高壓力大  效果立見

她說:「欸,我記得你是教語言的對不對!我跟你講,我最近去補英文,你們現在的年輕老師怎麼都這麼活潑啊!整堂課都在問問題叫我們學生講話耶!」我回答:「這樣很好啊!這樣才有練習啊!」她說:「對啦!我知道這樣比較好,我補英文也是想說以後出國旅行可以自己講,可是以前我們學英文都不是這樣上的啊!都是老師講我們抄,其實一直被問問題壓力好大,但我有發現自己真的開始會講話耶!」

說完,這位太太拿出她的i-pad,跟我分享她最近在摸索的幾個英語學習APP,所有她想要的主題生詞、文章、影片,都可以隨身帶著走。

我問她,資料都這麼完整了,幹嘛還要去補習?

「補習班老師才會跟你講話、幫你糾正啊!要不然我只用APP學,以後還是不敢自己出國呀!」「上課跟同學對話聊天,還是比自己念書好玩多了啦!」

上一堂讓學生十三年後還會記得的課

十三年前我在西班牙學了ㄧ年的西班牙文,上了幾百小時的課,現在唯一還有印象的一堂課,是有一天老師讓我們趴在地上,小組合力畫一大張人型海報,比賽看哪一組能最快寫出最多身體部位的名字,那個過程必須用西班牙文跟小組同學不斷確認協調,「你寫『肩膀』了沒?」「『誰會寫『指甲』?」「『膝蓋』這樣拼對嗎?」整組人趴在地上手臂交叉來交叉去,身體也扭曲來扭曲去,只為了搶那次競賽的小獎品:西班牙小點心一份。後來各組展示自已的畫作,情急之下畫出來的作品「笑」果一流,讓全班笑到下課,獎品根本不是重點。那位老師充滿熱情的活動,不僅讓我學過的內容記得久,更讓我覺得學西班牙文是件幸福的事。至於其他那些看起來好重要的動詞變化、文法加強課,我毫~無~印~象。

辛苦的語言老師們,既然老師和學生都排除萬難走進教室了,就要做些「學生沒來教室就做不到的事情」,就要上幾堂「學生十幾年後回想起來還會會心一笑」的課。放下那些上網馬上就能查到的字根字首大全、生硬的文法規則,這些資訊已經太容易取得,你的價值一定遠遠高過於這些死知識。「給孩子魚吃不如教他釣魚」的道理我們都清楚,那麼「給學生語言知識不如教他應用語言的能力」應該也很合理。

與學生進行有溫度、有意義、有回憶的互動,讓語言課程的價值超越語言知識,讓學生十三年後回想起來,還會會心一笑。

arrow
arrow

    游皓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